2023-04-28 12:39:16
“棒下孝子”的教育理念,如今已过时,家长也要跟上时代步伐!
撰文森
教育孩子是每个时代父母都在不断学习的事,需要的是不断总结问题,找寻解决突破办法的一个过程。如今的时代不断更新换代,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跟上时代步伐。
1、不再建议使用的“有效”的“棒打式教育”
部分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过于的脆弱、敏感,如果还一直“惯”着,那么如何能接受社会的“毒打”呢可是现实中棒打式教育就如同是家长最后放出的“绝招”,虽然能快速短时间内“制服”了孩子,目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,但经常使用是不合适的。要明白,“棒打式教育”背后的源头即暴力教育,是变相的使用权、威去掌控孩子,如此教育下的孩子大部分都会留下“后遗症”。
所以,特别是长期使用“棒打式教育”的家庭,只会加剧孩子的心理阴影,两个极端,要么是胆小懦弱要么是“反抗”精。
2、如今已过时的棒打式教育
曾收到过一位宝妈给我的留言,说得是她儿子调皮之后,没忍住揍了儿子一顿,而打完之后又对儿子觉得懊悔,自己偷偷地难过,丈夫却不理解还嘲笑自己。
其实对这件事我也有过亲身感受,明明知道不能“暴力”教育,但是依旧会忍不住内心的火。可能是受到上一辈的影响而使用“暴力”教育,而懊悔又是因为懂得了“暴力”教育的不足,因此行为上变得自相矛盾。特别是经受过上一辈“野蛮”教育的家长们,应该是不愿意将自己童年受打的遭遇,再让孩子也遭遇一遍。
何况是生活在这个现代化的今天,人们思想的变迁,新式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家参考,逐渐摒弃传统的粗鲁式教育。
3、大多数棒下不出“孝子”,而成“惧子”
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棒下出的大多数都不是“孝子”,更多成就“惧子”。在我的童年印象里,总是受到父亲对我的“棒打式教育”,一直影响至今。每当我有什么事情做不好时,就会受到父亲一言不合的“棒打”,随着事情的大小而从扇耳光至棍子抽身。
因为长期受到这样暴力教育下成长,以至于现在我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存在逾越不过的距离感,成家之后的我回家探亲都会情不自禁与父亲保持距离,看到父亲就会给我带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,内心不安带着恐惧,从声音到动作都会令我心慌意乱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,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在育儿的路上,我们都是新手,如何更好照顾孩子,可以关注我,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。https://www.sedrfghdgsfzb.top/